鸿蒙系统已悄悄替换安卓?实际并不容易!
发布时间:2021-11-09 11:41:30 所属栏目:交互 来源:互联网
导读:12月8日下午,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制作的全国首份《商用车车联网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在重庆发布。商用车车联网服务运营商中寰卫星作为行业践行者受到关注,并受邀对报告进行解读。 四维图新高级副总裁、中寰卫星总经理
12月8日下午,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制作的全国首份《商用车车联网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在重庆发布。商用车车联网服务运营商中寰卫星作为行业践行者受到关注,并受邀对报告进行解读。 四维图新高级副总裁、中寰卫星总经理毕垒出席活动,并参与了“协作整合 赋能行业精细化发展”高端对话,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商用车车联网机遇与挑战。 全国首份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白皮书发布 中寰卫星获关注 主持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左新宇 对话嘉宾:四维图新高级副总裁、中寰卫星总经理毕垒;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院长、教授王玉海; 中国汽研商用车检测部副部长周金应;物流沙龙联合创始人、罗戈研究院院长潘永刚 车联网服务运营商承上启下 连接地位凸显 毕垒认为:“从市场角度来看,商用车车联网应用场景广泛,降本增效显著。商用车车联网服务运营商,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要在核心软硬件设计开发、平台运营、资源整合等方面不断提升,同时还要与主机厂形成紧密配合,深度感知用户场景,精细化地深入到各个细分行业中去。只有能真正帮助物流企业和司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才能实现车联网的价值。” 全国首份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白皮书发布 中寰卫星获关注 开放协作 数据共享 成为商用车车联网趋势 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院长王玉海教授提出:商用车车联网行业亟需建立开放协作数据共享的机制。通过数据重复使用、多维组合、存量保值、增量增值的特性,真正助力行业发展进步。 针对“开放协作 数据共享”,中国汽研商用车检测部副部长周金应说到:中国汽研作为研究机构联合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成立了车联网安全联合实验室,形成在安全检测服务上的核心能力,为商用车车联网的数据打通和功能延伸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也在提升自己的数据能力和相应的研究能力,反馈给主机厂的研发和生产,为行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全国首份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白皮书发布 中寰卫星获关注 车联网赋能行业 连接产业上下游 针对当下商用车物流全链条各环节的碎片化问题,物流沙龙联合创始人、罗戈研究院院长潘永刚认为:主机厂现在最关注车联网对销售以及研发起到的作用。而物流公司和个体司机关注的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带来的便利和节省,不论是从监管约束还是车队管理的角度,现在基本是选择后装,这中间存在着一个鸿沟,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我们很高兴看到有中寰这样的公司,从前装着手,做整车厂运营平台的同时,也做物流的运营。这样就可以帮助主机厂将车联网的功能延伸下去,也为物流公司提供更多维度的服务。从把车作为资产的载体,到作为生产资料的载体,中寰现在的产品,是可以实现这一贯穿的。 全国首份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白皮书发布 中寰卫星获关注 在中美贸易关系下滑时,美国单方面把华为列入实体名单,并限制美国企业向华为提供相关设备及服务。在此环境下,华为从一开始的“备胎转正”,再到鸿蒙系统的“外漏”,在中美贸易拉锯战中,华为的“亮剑”让世人感叹华为以往的深藏不露。 在华为深圳研发中心的前台,一张遍体鳞伤的伊尔-2攻击机照片,格外显眼的放置在前台左前方,而这正如当前华为的现状——被美国纳入实体名单,大量企业被美方要求限制交易,华为产品被限制在美相关部门销售及应用……诸多事件的打击下,让华为如同照片中伊尔-2攻击机一般,在遍体鳞伤的情况下,依然要不断飞行,直至完成自己的任务。 然而,对于华为手机而言,其与华为其他行业并不相同。由于美国实体名单的限制,华为所采用的安卓系统面临着被“停用”的风险,哪怕只是安卓“阉割版”,也会对华为海外手机业务产生极大的影响。 双系统的天下 就目前而言,在移动通信领域,手机作为终端设备,其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以安卓和苹果为主的操作系统,其他如微软系统,成为少数人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多数是以工作或情怀为主。 对于移动端操作,其并不是依靠单一的系统即可实现全面应用,同时得考虑系统生态圈——系统背后是否有大量软件供用户使用,这对于软件提供方和用户而言,均是一场“持久战”。 而目前常见的苹果和安卓,都是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才形成如今的规模。 1、苹果系统:稳定和耐用 苹果系统作为苹果公司的核心,其在数十年的发展中,早已形成一套良好并封闭的生态圈——苹果在生态圈内建立了良好的审查机制,如要进入该生态圈,则需要通过苹果系统的审核。而且苹果以一年1-3个产品的发展速度,生态圈内的软件能较好的应用在苹果终端设备中。由于软件能有效应用在终端各设备,从而让用户手中的终端设备能使用更久。 2、安卓:大生态 在安卓刚出生的时候,MTK、塞班、微软等系统不断混战,安卓的出生并不被看好,但多普达(HTC在中国旗下的唯一授权品牌)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多普达在国内推出智能手机时,首先采用的是微软操作系统,从而让手机可以采用更多的应用,而安卓系统的出生,让多普代成为第一家采用双系统的企业——部分手机采用微软,部分采用安卓。安卓系统特殊的操作模式和界面,深受用户欢迎,众多手机企业纷纷抛弃微软,采用安卓系统,而多普达也正式更名为HTC,并成为继诺基亚之后的“手机之王”。 时过数年,安卓系统通过快速的更新迭代和发展,加上免费应用的开源系统,国内手机市场逐渐形成以安卓系统为基础的小米MIUI、华为EMUI、一加氢os等操作系统,并在此环境中建立完善的生态圈。 但这对于软件提供商而言,则是一个较大的负担,为了更好的在不同手机系统中运行,必须建立符合相关标准的系统,才能更好的在各系统中顺利应用。同时,由于安卓系统是免费开源系统,无法有效防御各类软件的恶意进攻。 华为:鸿蒙能否突围而出? 对于华为而言,如何避免因为安卓系统的限制导致海外手机业务受损?华为的最佳选择就是成立自己的移动端操作系统。 而华为并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在列入实体名单不就,“鸿蒙”系统就被曝光,但是对华为来说,鸿蒙系统并非是单一的移动端操作系统,同时也兼容大量操作设备的系统。 但就目前而言,鸿蒙系统除了在智慧屏中有凸显,其他场景中并未亮相,这也为鸿蒙系统增加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华为近些年来对安卓系统的研发,其已经对安卓系统的问题进行了大量调整。同时,基于华为移动设备大量使用数据的收集,能了解用户的具体使用习惯及操作模式,为自主系统研发提供了大量宝贵经验。 然而,手机系统的建立并非系统即可,生态圈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生态圈,那么再好的系统也如同其他落寞的手机系统。那么,要建立良好的生态圈,华为要如何做了? 对于软件提供商,华为有义务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从而让他们能快速对软件进行调整并上线;减少软件匹配鸿蒙系统的难度,在不侵犯安卓系统相关权利的情况下,降低企业为适应鸿蒙系统所作出的调整。而这些必须在鸿蒙系统上线前必须完成。 除此之外,华为对于移动端的更新,也必须考虑系统是否对移动设备的架构是否有影响,而对于用户来说,一旦更新鸿蒙系统,需要考虑数据转移等诸多问题。 但华为具体如何操作,还需华为自行商讨,避免因为更新系统导致用户利益受损。 中寰卫星企业发展部总经理李泓辰从商用车车联网的行业概览、发展趋势、以及成熟市场带给行业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作为商用车车联网服务商,中寰卫星致力于打造物流产业的“智能运力大脑”,用科技赋能主机厂、车主司机、物流公司、后市场服务提供商、金融保险、无车承运人等物流产业上下游企业,推动物流产业集约化、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已用科技助力8家主流商用车厂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商业化智能网联服务方案。截止到目前,由公司智能网联技术产品服务运营支持的商用车已超过100万。 ![]() (编辑:汕尾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